00023 高等数学(工本) ✒️
前情提要
先复习一下高中理科的数学知识
完全平方公式:
完全平方差值公式:
不同角度的sin、cos、tan
角度 | 弧度 | sin | cos | tan |
---|---|---|---|---|
30 | ||||
45 | 1 | |||
60 | ||||
90 | 1 | 0 | 不存在() | |
120 | ||||
180 | π | 0 | -1 | 0 |
270 | -1 | 0 | 不存在() | |
360 | 2π | 0 | 1 | 0 |
一元二次方程解法:
- 配方:
- 十字相乘法
- 二次根公式
集合
- 开区间闭区间
函数
- 函数四大特性
- 有界性
- 单调性
- 证明在区间内单调递增,设存在得到
- 奇偶性
- 奇函数:
- 偶函数:
- 两个偶函数之和、之积都为偶函数
- 两个奇函数的和为偶函数、之积为奇函数
- 奇函数和偶函数之积为奇函数
- 周期性
- 存在常量,存在,为周期
- 反函数
- 的反函数为 (图像关于对称)
- 复合函数
- ,,那么 求定义域即 和
- 初等函数
- 幂函数
- 指数函数 ,常见的有 ,,
- 对数函数
- 对数 (零和负数没有对数)
- 三角函数
- sin等于对边/斜边、cos等于邻边/斜边、tan等于对边/邻边(求角度值直接用1、2、加上等腰直角三角形算45度)
- 两角和差值公式:
- (加号变减号)
- 两倍角公式
- 两角和差值公式:
- 幂函数
- 函数极限
- 、
- 若,则称函数f(x)当时是无穷小量,简称无穷小
数列
- 等差数列
- 通项公式
- 中项
- 等比数列
- 通项公式
- 中项
- 前n项和:
- 极限
- {}为一个数列,a为常数,当,a为极限,a存在则为收敛,否则为发散
- 若数列{}收敛,则其极限唯一。收敛必有界。单调有界数列必收敛
- 级数
- 数列{}将每一项都进行累加,得到 则收敛
平面几何
- 向量
- 模 |a| =
- ab向量同向且等长
- 0向量 长度为0方向不定
- 相反向量
- 单位向量 长度为1,方向不定
- 向量的加减法:三角形法则、平行四边形法则
- 数乘向量和向量共线
- 向量ab的数量积
- a⊥b,则数量积为0
- 在平面坐标中=
- 直线
- 倾斜角k、斜率
- 两条直线垂直,
- 直线方程
- 点斜式:直线过点,斜率a,则,截距求y
- 一般式:,斜率
- 点到直线的距离:点到直线Ax + By + C = 0的距离为:
- 倾斜角k、斜率
- 曲线
- 圆
- 标准方程 ==>
- 换元: ==>
- 点(x,y)到圆心(a,b)的距离:
- 直线方程 Ax + By + C = 0 与圆方程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:
空间几何
- xyz,两点距离d(P1, P2) =
- 点(3,2,0)到平面的距离为:
- 点(x,y)到面Ax+By+Cz+D=0的距离为:
导数
- 简述
- 求导 f(x) = x^2 求导
- 求导的结果为切线的斜率
- 求导 f(x) = x^2 求导
- 初等函数的导数【计算和上面一样】
- 常值函数 ,导数为0
- 幂函数 ,导数为
- 三角函数 ,导数为
- 三角函数 ,导数为
- 三角函数 ,导数为
- 三角函数 ,导数为
- 三角函数 ,导数为
- 三角函数 ,导数为
- 三角函数 ,导数为
- 三角函数 ,导数为
- 指数函数 ,导数为
- 对数函数 ,导数为
- 导数的四则运算
- 加减法
- 乘法
- 除法
- 复合函数求导:例:
【y=sin u、u=x^2】 = cosu * 2x = cos(x^2) * 2x
- 特殊函数求导
- 幂指函数求导
- 两边各取ln:,两边求导,ln y是一个复合函数,求导为 ,右边为。那就是 。即
- 幂指函数求导
- 高阶函数求导
- , y的n阶导数为:
导数应用
洛必达法则
- 存在两个函数f(x)和g(x)
- 或
- 在a附近两个函数皆可导
- 存在或者为
- 则
函数单调性
- 对f(x)求导,若f'(x) > 0,则f(x)单调递增,若f'(x) < 0,则f(x)单调递减,若f'(x) = 0,则f(x)无单调性
例:利用求导证明不等式恒成立 ln(1+x) < x (x>0)
- 即证明
- 那么只要证明f(x)是单调递增函数既可以证明不等式恒成立
- 对f(x)求导, 其中单调递增
极值
- 必要条件:如果是函数的极值点,则必为函数的驻点或不可导点,即 或 不存在
- 求函数的极值
- 先求导
- 再令求出驻点
- 判断单调性
- 求出极大值极小值
- 例题:,在区间[-1,3]的极值和最值
- 先求导
- 驻点为0,-2,2,因为取值范围在[-1,3]内,所以只需要考虑驻点为0,2的情况
- 判断单调性,在f(0)为极大值,f(2)为极小值,则f(0) = 5,f(2) = -11
- 端点f(-1) = -2,f(3) = 14
- 那么最大值为14,最小值为-11
积分
不定积分
- 原函数:一个函数的原函数不唯一
- 不定积分:如果函数f(x)在区间I上有函数,那么称f(x)在I上的全体原函数组成的函数族为函数f(x)在区间I上的不定积分
- 记为
- 如果F(x)是f(x)在区间I上的原函数,那么
- 不定积分换元
例:
- 令 那么
- 代入原式得到
- 求该式的不定积分(原函数)已知 <==> ,那么
- 再把代回原式,得到
- 分部积分
例:求的不定积分
- 先把这个代入成 ,那么,有了dv求v(原函数)那么
- 代入分部积分公式
- 得到新积分 ,在进行分部积分,这个时候,那么 v(原函数) = -cos x
- 再代入分部积分公式
- 再代回第二步
- 化简得 =
定积分
- 函数f(x)在区间I上有界,在区间插入n-1个点,分为n块,那么积分结果为:
- f(x)的值表示的是和x轴上半部分减去x轴下半部分面积的差值
- 计算:直接用意义计算(求面积)
微积分
- 牛顿-莱布尼茨公式:设f(x)在区间[a,b]上连续,F(x)是f(x)在区间[a,b]上的原函数,那么
例:换元法
- 令 ,那么 ,
- 原式代入 ,并且这个时候就变成了
- 格式化:
- 求原函数(要把乘法或者除法换成加减法)
- ,用u=2减u=0,结果就是
- 分部积分
- 如果f(x)在区间[-a,a]上连续
- 如果f(x)是奇函数,那么
- 如果f(x)是偶函数,那么
反常积分
定积分的几何应用
- 微元法
行列式
二阶行列式的计算方法
三阶行列式的计算方法